【原创首发】语文教材为什么要回避政治?
前段时间,我向朋友推荐《美国语文》一书,这位朋友一句话引起我不少思考。他说,《美国语文》这个课本绝对是好东西,肯定不会涉及政治,不会那么令人讨厌。我反问,为什么要回避政治呢?涉及政治就讨厌吗?且美国语文课本政治色彩其实很浓厚。
且看: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所授予的。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政府。新政府所依据的原则和组织其权力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有可能使他们获得安全和幸福……”(独立宣言(节选)《美国语文》第2部分第二课/第159页)
“虽然我有着这些想法和情绪,先生,我还是同意这个《宪法》,包括它的种种缺陷——如果确实有的话;因为我认为对于我们而言,一个共同的政府是必要的,而只有在管理完善的条件下能造福于人民的政府才是唯一适合的政府形式;此外,我还相信这个政府在若干年的过程中很有可能管理完善,并且像其他形式的政府以前经历的那样,这个只可能在人民堕落到不能接受其他形式而需要专制的政府的时候,因为专制暴政而完结。同样,我也怀疑我们是否能拥有任何一个其他的‘立宪大会’,能制定出一部更好的《宪法》;因为,当你将一群人召集在一起以利用他们的集体智慧时,你无法避免同时聚集了他们所有的成见、情绪、观点中的错误、地方利益和自私的观点。我们怎么能期待从这样的一个集会中产生完美的成果呢……”(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立宪大会上的演讲》,课本第2部分第三课/第184-185页)
“87年前,我们的父辈使一个新的国家诞生在这片大陆上,这个国家孕育于自由之中,并致力于人生而平等的信念。现在我们正在进行一场伟大的内战,这场战争检验我们的国家或任何一个像我们这样孕育并执着追求这种主张的国家是否能够长久存在……我们在这里坚定地承诺烈士的鲜血绝不能白流——这个国家,在上帝的庇佑下,将会获得一次自由的新生——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一定会与世长存。”(亚伯拉罕·林肯《葛底斯堡演说》,课本第4部分第二课/第407页)
以上是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美国语文》课本中所选文字,这些文字来自经典政治文献,这种文献在课文中有相当比例。
该套语文课本以历史演进为经线组织编排,把美国从殖民登陆始直到现当代划分为6个历史时期,每个时期构成一个课文单元。每个单元前面有一个“时代故事”讲述,鸟瞰式地对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学等做概括性介绍,给人宏观的整体印象,紧接着提出几个引导性问题,给读者阅读准备。
这套课本从当时产生的经典文献中选取若干篇课文,让读者对该时期人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有具体而生动的认识。最后从读者个人生活经历的角度切入,多维度多角度设计了种种思考讨论问题和练习题目。这些问题几乎都是开放性的,看不出有什么忌讳和回避,显然着意于读者思考的真实性和独立性,绝没有给定一个“正确”的“标准”答案。
譬如,在《独立宣言(节选)》文后,辨析“‘自由的声音’和‘叛国的声音’的区别”,问“杰弗逊为什么把他的攻击集中在乔治三世身上,而没有攻击英国国会或人民”;在梭罗的《论公民的不服从(节选)》这篇课文后面,提出“什么样的政府能够赢得你的尊敬”,“关于一个人应该反对他所不同意的政府政策,梭罗所做的论述是否具有说服力”,“根据梭罗的观点,为什么一小部分人可以滥用政府而免受惩罚”,诸如此类的问题。显然,这些问题都是真心希望甚至逼迫读者自己去独立思考和探究,得出自己的看法。而课本所设计的训练也很有意思。在帕特里克·亨利的《在弗吉尼亚州大会上的演讲》课文后面,有这么一项训练,“想象你是弗吉尼亚州大会上的一名发言者,你不同意帕特里克·亨利的看法,写一篇演讲稿,反驳亨利的每一个观点。”
通观全套教材,它就是这样自然坦然地面对政治问题。而且,从语言和文学角度来看这些政治文献,都是难得的教学资料。语文教学,不就是通过教材激活思考,通过思考发展语言,通过语言完成人的发展吗?
我的朋友为什么认为好的语文教材应该远离政治或免谈政治呢?据我所知,在我们语文教学界,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不在少数,而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材似乎确实也在淡化政治,课本越新,离政治越远,即使有几个“必要”的政治术语,也不过是仪式性的摆设,鲜有人去搭理,大家还心照不宣地认为这是语文新教材所取得的“进步”。这些现象耐人寻味,值得探究。
在人类文明中,政治文明是起支撑作用的大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明演进中最为宝贵的成果和精神财富。面对社会进步,人们往往只看到科技创新,经济发展,财富增加,生活质量的改善或提高,却容易忽视或无视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在其间所起的作用。反之,社会落后,人们往往只看到贪官、刁民、正气不张,罪恶横行,却很少看到制度在作祟。然而真正的政治,不是肮脏的,不是骗人的,也不是蛮横不讲理的,因而不应该让人鄙弃让人厌恶。
就一个人的成长来看,政治知识,政治意识,政治素养或才能,是他的健全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像《美国语文》这套书中所涉及的政治知识和问题,对于今天我们很多成年人包括像我这样的所谓知识分子,都会是陌生和新鲜的,思考和解答起来都有一定难度,而他们却让十几岁的中学生来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我相信在美国那样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中,这些学生完全能很好地讨论这些问题,并在热烈的讨论中获得语言的健康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淡化政治甚或回避政治,有个冠冕的理由,就是政治有政治学科去处理,语文就是负责学生语言文字方面的发展的,各司其职,互不干扰。由此推之,语文还不该去管道德,不该去管文艺,不该去管科技……语文就是语文。是的,语文教学肯定得着眼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它的所有考量都得指向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可问题在于,怎样才能达成这个目标,怎样才能更好地达成这个目标,怎样才能把语文教学自身的任务完成好呢?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但若抽去政治、经济、科技、道德、文学艺术等等这些成分,那生活还剩下什么?语言生发于生活,若把生活中这些重要成分抽掉了,语言从哪里去生发?到哪里去找话来说?生活有多大空间,话语就有多大空间。人只有在无限的话语世界里自由徜徉,他自身的语言系统才可能得到健康发展。政治,是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政治话题来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语言,是再好不过的条件或机会,为什么要规避它舍弃它呢?
是的,语文就是语文,有那么多文字你要去认,有那么词语你要去记,有那么多修辞你要去辨析,那么多篇章结构你要去见识,字要怎么写才美,话要怎么说才动听,这些都需要专心的刻苦的学和练——这就是语文的本职。是的,能够给予语文如此自主权和自由度,确实应该承认这是一种进步。
但是,这种进步还远远不够,远远落后于当今时代,也不利于人的正常发展。这样培养的语言注定是孱弱的,人格注定是不健全的。语文不该回避政治话题。当然此政治话题应该是讲文明的政治话题,不是要求语文为政治服务,而是利用政治话题来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即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语文也好,政治也好,都要为人的发展服务。我们经常抱怨学生思维不活跃,然而当划定的思维圈子太逼仄,这里是雷池,那里是禁区,学生连翅膀都展不开,那怎么活跃得起来呢?